祁阳新闻网10月14日讯(融媒体记者 欧勇强 陈正)道路通,百业兴。在茅竹镇幸福村,一条崭新平坦的柏油路取代了昔日的坑洼泥泞,成为村民口中的"幸福大道"。这条全长3公里的主干道提质改造工程,不仅解决了村民的出行难题,更成为乡村振兴的"加速引擎"。而"幸福大道"的命名,既源于幸福村的"幸福"二字,更因它串起了产业兴旺的"黄金链"与生态宜居的"风景线",让村民在出行便利中收获产业红利的幸福,在环境美化中触摸到生活品质的提升。
上午9点,幸福村66岁的村民邓宽平便骑上小摩托,在崭新的幸福大道上缓缓前行。这条路,是他每天买菜、取快递的"民生专线"。
茅竹镇幸福村村民邓宽平:“现在路宽了,车子少了,好方便了,有的时候出去开会,取个快递,好方便了。原来以前十多二十年前没铺砂,没搞水泥路,全是泥巴路,原来这条路去村里开会全是毛糙路,现在就好了。”
这条"幸福大道"的诞生,源自村民对美好生活的迫切期盼。作为合并村,幸福村原主道仅宽3.5米,雨天泥泞不堪,村民出行难、农产品运输难的问题长期困扰着这里,群众出行"堵心"更"堵路"。2025年,茅竹镇党委、政府将幸福村主干道提质改造列为“一镇街一实事”重点民生项目,由镇党委书记领办、镇纪委全程监督,投入资金187万元,对3公里村道进行提质改造,减少原村主道交通压力,改善村内交通出行条件。2025年9月,幸福村的幸福大道全面通车。这条被村民称为“幸福大道”的路北连322国道,南接祁冷公路,不仅分流了原村道交通压力,更串起了幸福村、茶园村等4个村6500余名村民的"幸福圈"。
茅竹镇幸福村总支副书记詹满英:“经济发展是一个质的飞跃,因为呢我们村是从西瓜大户,以前交通运输靠一条路,像原道塘村可以朝那边走,这詹家村边片区可以朝这边走。起点从祁冷快线那边通到国道是不,所以我们喊两边畅通,我的那个货物不滞留在屋里。老百姓的幸福指数确实得到加强,老百姓感到心里非常幸福。”
从“泥巴路”到“幸福路”,从“出行难”到“产业兴”,幸福村的蜕变是祁阳市推进乡村振兴的生动缩影。一条路,改变的不仅是村民的生活,更打通了城乡融合的“最后一公里”。未来,祁阳将继续以交通为笔,绘就更多“路通百业兴”的幸福画卷。
来源:祁阳融媒体中心
作者:欧勇强 陈正
编辑:邓帅
本文为祁阳新闻网原创文章,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