祁阳新闻网9月15日讯(通讯员 唐佳华)为深入践行新时代“枫桥经验”,加强公共法律服务能力建设,祁阳市司法局围绕“抓重点、攻难点、创亮点,加快推进全市司法行政工作高质量发展”工作目标,以“五强五抓”为推手,大力推进“法治+”,多维度赋能法治保障建设。
强组织抓基础,“党建+法治”筑牢法治思想底线。坚持党对依法治理的全面领导,调整充实依法治理工作领导小组,压实法治工作责任,形成局党组统一领导,股室及基层司法所齐抓共管,全系统共同参与新格局。统筹协调开展依法治理工作,加快法治祁阳建设。开展党员干部学法培训,组织全局干部职工参加政法干警政治轮训,进一步提高干部法治思维,增强应对风险能力,争当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模范。
强普法抓宣传,“文旅+法治”打造学法新平台。一是依托祁阳特色景区优势,打造宣传新平台。发挥唐家山油茶基地、祁剧发源地优势,将旅游文化与普法宣传深度融合,打造法治驿站、法治广场,制作大型法治宣传壁画3幅,悬挂法治宣传路灯100余盏,“法”与“景”相融合,做到法治宣传阵地一步一景、一景一宣。二是结合重要节日展会,建设宣传新阵地。利用“唱不过祁阳”百姓大舞台、“祁”扬文明联播等活动,将普法宣传与群众活动相结合,累计开展普法宣传专场20余场,发放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》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》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》等宣传手册10000余册,惠及目标群体50000余人,进一步提高群众法律意识,增强法治观念。三是联结联动相关部门,用活宣传新载体。运用祁阳司法微信公众号、祁阳法律明白人工作群、祁阳政法在线等线上新媒体,对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》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》等法律法规进行线上宣传,让法律知识通过网线,从“指尖”流入“心间”,营造“全民学法、全民守法、全民用法”浓厚氛围。
强服务抓调解,“服务+法治”搭建干群连心桥。一是以龙山基层立法联系点为依托,打造法律征询直通车。以听诉求、解难题为宗旨,以说法理、讲法条、想办法、出主意为抓手,以案说法,引导群众合法维权、理性维权,今年以来,龙山基层立法联系点接待来访群众咨询100余次,其中帮助解决群众法律问题27个。二是在全市22镇街道设立公共法律服务站,打造援助维权绿色新通道。严格落实“优先受理、优先审查、优先指派、优先办理”工作原则,通过“法援惠民生”等活动,强化干部走访宣传,进一步为群众排忧解难。截至目前,全市公共法律中心、站为群众提供法律援助初审案件150件,其中涉及农民工欠薪、婚恋纠纷等民事案件20件,刑事案件30件,均得到受援人一致点赞。三是设立政法“五老”巡回工作室,打造家门口的“调解庭”。政法“五老”巡回工作室负责开展咨询接访,就地开展调解,自成立以来,采取点单式调解、电话预约等便民服务措施调解矛盾纠纷230余件次,拉近干群距离,达到调解一案、教育一片的法律宣传效果。
强队伍抓落实,“人才+法治”育强法律明白人。一是动态化管理,持续优化队伍结构。明确“法律明白人”培育目标、遴选标准,采取“自荐推荐+资格审查”准入机制,重点从村社干部、调解员、网格员等群体中选拔群众基础好、法律素养高的骨干。统一登记造册、建档立卡,当前,全市共有“法律明白人”3532人,每村5人以上,实现村民小组全覆盖。二是专业化培训,整体提升团队素质。建立分层培养机制,市级层面开设法律政策知识、纠纷化解技能等普适性课程,镇街层面开设宅基地分配、彩礼纠纷等针对性课程,今年以来,举办培训班6期,参训800余人。推行结对培养机制,1名法律顾问结对培养N名骨干“法律明白人”,定期开展坐班指导、案例研讨、模拟调解。截至8月,全市563个村(社区)共2963名“法律明白人”均完成“师徒结对”,开展案例研讨交流56余场次。三是精细化服务,聚力强化法治实践。在工业园区、重点村社、重点项目部建设9个“法律明白人”法治实践工作站,打造集“导、学、练、评”功能于一体的实践基地,以点带面培育“法律明白人”。组织“法律明白人”用好基层普法经验,运用祁阳市“八五”普法系列读物《“法律明白人”学习读本》《优化营商环境普法手册》等普法文本,在重点普法时间节点,就近就地开展法治宣传活动。将“法律明白人”融入助企法律服务网格,今年以来,参与涉企纠纷化解136件。四是推动人民调解员进网格,“七调”联动化解矛盾纠纷。以人民调解员+专职网格员的方式,用好真实案例,以案析理、以案说法,增强群众学法、用法、守法意识。2025年以来,全市基层人民调委会,参与矛盾纠纷排查化解,共计开展联动排查2365次,排查各类矛盾纠纷8569件,成功化解8412件,化解率98%。
强制度抓治理,“民主+法治”助力县域社会依法治理。一是健全村(居)民自治机制,提升群众参与主动性。发挥辖区人民调解委员会阵地作用,用活村、社区议事会、纠纷化解联席会议事机制,构建以纠纷信息员为“触角”、以人民调解员为“端口”、以村、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为“中枢”的矛盾纠纷排查、化解、调处平台,打造“搜情报、控阵地、化矛盾、防危害”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队伍,实现矛盾纠纷全链条、一站式解决。二是积极开展“民主法治示范村(社区)”创建活动。祁阳市司法局着力打造示范引领,推动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,严格按照“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(社区)建设标准”,积极培育国家、省级、永州市级“民主法治示范村(社区)”。截至目前,共创建“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(社区)”4个、“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(社区)”4个、永州市级“民主法治示范村(社区)”6个。三是用活自治管理机制,提升辖区群众法治获得感。通过群众参与、民主决议的方式,引导农民群众从“当配角”向“唱主角”转变,变“村里事”为“自己事”,变“干部干,群众看”为“大家一起干”;不定期组织召开群众意见问答会、民主评议会征集群众建议,强化《居民公约》、《村规民约》法治审核,确保修订村(居)民自治章程、村规民约和居民公约过程合法、内容不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禁止性规定,具有可执行性,打通法律服务“最后一公里”。通过对群众自治事项进行引导和监督管理,进一步提高了乡村治理水平、唤醒群众主体意识、推动实现乡村振兴法治建设方面都起到了积极作用,取得了扎实的成效。
下一步,祁阳市司法局将结合实际整合全系统资源,进一步营造浓厚法治氛围,以更高标准、更实举措、更强合力、更优服务、更严要求提升基层组织和群众法治意识,全面激活基层治理“末梢神经”,为实现“三高四新”美好蓝图、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祁阳篇章提供有力法治保障。
来源:祁阳融媒体中心
编辑:陈瑾莹